鲁迅先生的外在形象有两大标志闪牛,一是浓密的一字胡,二是手上永远点燃的香烟。从目前流传下来的文字来看,鲁迅在二十出头留学日本的时候,就已经有很重的烟瘾。照此推测,他老人家在少年时期已经开始吸烟。
到了1904-1909年鲁迅在日本留学的时候,他开始抽日本的“敷岛”牌香烟。这是日本一款价格亲民的香烟,普通款的“敷岛”烟今天大概只卖人民币15元一包,相当便宜,适合鲁迅这样的穷留学生享用。
当时,鲁迅每天起床前,先靠在枕头上抽一两枝“敷岛”,一番吞云吐雾之后才开始一天的生活。根据周作人回忆,当时鲁迅每天至少要抽20支香烟,也就是今天一包的量。按照烟鬼的标准,这已经算是中等段位的水平。当时他学习俄文,夜晚苦读,第二天早晨房东能看到炭盆里插满烟蒂头。
1909年回国后,鲁迅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教书时,常抽“强盗牌”香烟。这是英国产的一款香烟,烟标上站着一个拿着刀的海盗,站在船上的大炮边。这个牌子英文名叫“PIRATE”,就是海盗的意思。英国当年靠海盗殖民海外发家,所以对海盗有莫名的崇拜。这个牌子如果直译,应该叫海盗牌。
因为“强盗牌”香烟烟标里的海盗拿着一把刀闪牛,因此当时国内更多将其翻译成“老刀牌”。《地下交通站》里小石头卖烟吆喝的是“老刀牌新高乐十本入”,“老刀牌”就是“强盗牌”,新高乐是英文cigarette(香烟)的音译,十本入是日本人的说法,指的是一包十支装,毕竟电视剧反映的是日本占领区的地下活动。
可以这么说,鲁迅当年抽的烟跟中国普通大众没啥区别。
1910年在绍兴时,鲁迅喜欢吸“翠鸟”牌香烟,十枝装,三个铜板一盒,盒面青绿色,上面画有一只彩色的鸟。这同样是一款英国的烟草产品,当年我们工业水平低下,市面上到处都是洋货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那时候,鲁迅每天要抽30-40支香烟,基本上一天两包的水平。以烟鬼的标准,这已经算中高阶段位。
再往后,鲁迅前往北京工作和生活,主要抽“哈德门”牌香烟。“哈德门”就不用过多介绍,今天市面上也能见到。这一时期他抽烟量很大,据好友李霁野回忆,拜访鲁迅时,其屋内总是充满浓馥的烟味。胡适也曾说,和鲁迅交谈不到一刻钟,他脚下就已有三四个烟头了。
1927年到1936年,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居住在上海。这段时间,鲁迅常抽“黑猫”牌香烟,英文名为“Craven A ”其价格非常低廉,今天一包仅卖人民币五元。另一种常抽的烟就是大前门,只是价格稍贵,鲁迅常用来招待客人。为了区别自抽和招待烟,鲁迅用绿色罐子装“黑猫”,白色罐子装大前门。
除了以上两种,鲁迅这段时间也会抽“红金龙”、“金牌”、“和平”等品牌的香烟,几乎没有特别偏爱某一种。这一时期他每天抽烟量约50支,约等于如今两包半的量,顶级烟鬼。据许广平回忆,鲁迅工作越忙,越是手不停烟。到了生命垂危时期,他每天仍不少于30支。
抽烟当然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,像鲁迅先生这样抽法更不可取,但是这就是鲁迅留给世人的形象,无论如何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,不应进行篡改。
国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